平潭 综治维稳的付出与艰辛。警务服务队常驻重点项目一线,为开放开发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全区攻坚克难,注重基层一线矛盾的排查化解,在党的十八大期间实现“零进京”上访。创新路上的努力与探索。城中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借鉴台湾经验,设立人大代表为民服务平台;“海峡号”开辟“台胞落地签证服务区”,为台胞提供便捷服务;“三个中心”助力打造服务型政府……2012年,作为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综合实验区,平潭不仅以“平潭速度”、“弯道超越”,成就着建设共同家园的梦想,更是以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大综治、大调解、大维稳”机制,为开放开发营造风清气正、稳定和谐的社会新局。加快开放开发、不断提高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体现。
金井湾,渔平大道南侧,一座投资约1.99亿元,12层高的大楼,正在崛起。作为今年实验区“五个一批”的重点项目,这座被称为平潭公安指挥情报中心的大楼,明年4月底即可封顶,8月份将竣工验收。届时,它不仅是公安机关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平台和便民、利民的服务中心,也是全区维护社会稳定的预警和应急指挥枢纽中心。这是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把政法、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步计划、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落实的一个缩影。三年来,实验区投入1000亿元,加快开放开发,只争朝夕、奋起直追。然而,在这一历史进程的背后,其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大量存在,综治维稳工作依然面临诸多的风险和挑战。
“平潭,既处于开放开发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平潭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区党工委、管委会对此作出了准确研判。如何在加快推进开放开发,不断提高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稳定?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体现,也是开放开发进程中面临的新课题。关键在于以思想认识为先导,全区各级各部门对这一新课题在思想认识上的提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龚清概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发展以稳定为前提,稳定为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没有稳定,发展无从谈起。全区务必深刻领会发展和稳定这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辩证关系,真正做到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抓好综治信访维稳工作。
今年初,区党工委、管委会向平潭县委、县政府,以及五个组团指挥部和区直各单位下达综治工作责任书,平潭县委、县政府向15个乡镇、县综治委成员单位下达综治工作责任书,并严格执行综治“一票否决”。同时,区党工委、管委会建立每季度听取一次维稳和信访工作汇报,以及每月召开两场维稳形势分析研判会制度,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区领导龚清概、杜源生、黄伟庆等,经常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掌握情况,并先后解决了一批突出信访问题。“党政主要领导对综治维稳信访、平安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有效促进了综治领导责任制的落实,也更加有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区政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坦言。在此基础上,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把政法、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步计划、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落实。按照相关要求,将政法综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政法机关公用经费按高于一般行政机关的标准予以安排,同时为政法机关基层单位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财政支持。
2012年,区、县两级财政预算按照实有人口年人均1元标准安排综治和平安建设经费,乡镇专职综治干部按每月70元的标准安排岗位津贴,并追加社会管理创新专项经费941万元。与此同时,在已安排财政预算2.69亿元基础上,追加预算1.9亿元用于公安指挥情报中心大楼建设,大型看守所、大型拘留所、二类强制戒毒所、警察训练基地等设施也已预立项,确保持续加大对政法综治基础建设的投入,确保综治信访维稳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与实验区建设进程同步推进。在社会诉求不断提升、社会矛盾纷繁复杂的今天,社会矛盾纠纷的调解、化解关键在于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在区公安局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多元调处中心,有这样一组数据:今年,中心共受理交通案件1613起,成功调解事故损害赔偿1540起,为上千名受害群众落实事故损害赔偿360万元。这得益于中心找到了化解交通事故纠纷的“金钥匙”——整合公安、法院、司法、民政、保险等社会资源,实现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各部门间的“无缝”衔接,推动调解、保险理赔、民事诉讼等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理赔难、救济难、执行难等问题,开创了交通事故案件“零信访、零投诉、零变更”的可喜局面。
王梅生,平潭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多元调处中心的人民调解员。在此之前,他任职于平潭县委组织部,担任副部长。从指挥别人做事的领导,到人民调解员,王梅生感慨万千:“一上来就拍桌子、骂人,甚至动手。我们就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还要耐心做好工作。”即便如此,经过一年多的“磨练”,他如今也是游刃有余,并总结出了经验:“最重要的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双方着想,理解双方心情,这样才能做好调解工作。”
“人民调解员更容易和群众沟通,让群众信服,而且缓解了交警部门处理非警务纠纷的压力,保证优良警力全身心投入交通事故的调查取证中。”县交管大队副大队长林銮建说。近年来,由于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利益诉求呈现多样化,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不仅要求我们要源头管理和机制建设,还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实验区坚持党委、政府和重点部门主要领导每月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严格执行县里每一个月、乡镇每半个月、村居(社区)每周摸排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制度。今年,区、县领导联合定点接待群众167批657人次,答复处理115批501人次,干部走访群众17000多人次,帮扶群众426人,从中化解矛盾纠纷131起。
同时,积极构建区、县、乡镇、村居(社区)大调解工作平台,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机制,结合国土、工会等专业调委会,积极开展社会矛盾问题联动联调联处工作。今年11月,区民众咨询服务中心成立,整合了综治信访维稳、矛盾纠纷调解、便民服务咨询三大功能,长期聘请20名各领域行业专家和富有调解经验、群众基础好的顾问参与工作,并开设公众免费咨询热线,24小时联动接转服务,为民众反映诉求开辟“绿色通道”。
此外,针对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领域,我区大力推进医患纠纷等专业性行业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法学、医疗专家库,完善工作流程。今年,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解医患纠纷9件,调解成功率达100%。在此基础上,实验区对于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更加重视在源头上的管理。在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的同时,实验区把保障改善民生贯穿于开发建设全过程,统筹社会事业发展。今年,我区启动建设三甲医院、90所村卫生所、34个标准化学校以及一批公园、文化、娱乐、休闲养生等公共服务设施;高度重视失地失海农民培训,抓好转产和就业工作;在全省率先实施高中免费教育,新农合、新农保等社会保障标准位居全省前列;坚持先安置后拆迁,规划建设8个安置小区、面积达400多万平方米,目前已开工5个。学习借鉴台湾社会管理的经验和模式,在平潭先行先试,不断丰富共同家园的内涵,促进两岸社会融合和共同家园建设。
城中村洋潮屿路的一条排水沟,由于年久失修严重堵塞,每逢下雨就成了一片泽国,附近居民苦不堪言。几位村民代表来到城中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反映问题,希望社区帮助解决。接受村民咨询的是平潭县人大代表薛玉凤,了解情况后她建议:“重新修缮改造,但需要资金3至5万元,数额较大,需要镇里支持和周边群众赞助。”“重新改造最好,我们邻里愿意出一点钱,解决这个事情。”城中社区居民林心木说。
充分了解了群众需求和各方沟通后,薛玉凤和城中村所属乡镇的干部都承诺:一周内完成工程勘察,并筹措资金,一个月之内对排水沟进行全面翻修。设立人大代表为民服务平台,让人大代表受理群众的咨询和投诉,并发挥人大代表监督职能服务群众,这是城中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借鉴了台湾民意代表服务社区的经验做法,探索实施的社区服务新模式,也是共同家园建设的生动实践。
城中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于今年5月投入使用,服务城中村、东门社区和桂山社区的3万多居民,除了设立人大代表服务平台之外,中心将救灾救济、低保、社保、医保、户籍申报、信访等工作纳入集中办公,并为流动人口提供暂住登记、卫生防疫、子女就学、法律援助等服务,实现了变群众跑为干部跑,真正使社区群众“少跑一次腿、少进一个门、少找一个人”。
先行先试,综合实验。作为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综合实验区,平潭在社会管理创新上,更加需要坚定的信念、攻坚的决心和开拓的勇气,大胆创新,积极学习借鉴台湾社会管理经验和模式,不断丰富共同家园内涵。今年3月,为方便台胞办理台胞证和签注,区公安机关将服务窗口前移到“海峡号”上,设立了“台胞落地签证服务区”,大幅缩短台胞办证时间,提高了通关效率,获得众多台胞的广泛赞誉。无独有偶。今年10月,澳前高速客滚码头和“海峡号”获准设立外币代兑机构,试点办理境内居民新台币兑出业务。“越来越方便了!”2011年6月到平潭投资的台商朱麒鼎说,如今他愈发感受到,平潭作为两岸同胞共同家园,“台湾元素”正在不断增加。
今年2月22日,区公安局“流动警务超市”正式启用。“这个‘超市’主要是借助福建公安公众服务网‘5+N’服务大厅,将互联网与公安网对接,目前提供3类共30项警务服务项目,基本能实现当场办结。”民警林雄弟告诉记者。在此之前,居住在城区但户口在乡镇的群众,如需办理相关户政手续,必须到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十分不便,“流动警务超市”的启用,及时解决了他们在居住地和户籍地“两头跑”的不便。据了解,截至目前,“流动警务超市”先后为2300多名群众办理了各种公安业务,为8000多名群众提供了警务服务,受惠群众遍及各个乡镇。
除此之外,实验区工商部门试行的直接登记制,即台商在没有确定办公场所等情况下就可直接申办工商执照。同时,探索推行告知承诺制、一审一核制、网上审批等方面改革,并建立重点投资项目绿色通道制度,不断创新审批运作机制。社会管理服务机制的不断创新,最终是为了构建起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幸福宜居岛,让平潭真正成为台湾同胞的“第二生活圈”。平潭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