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在平潭城区瑞龙庄的一座宅院里,记者见到周而清老先生收藏的几本书信,信件全部都是手写的,父亲、兄弟、儿子、同事的,分装成几大本,周先生不仅将这些书信分门别类,每一封信连信封和信的内容全部复印成册,装在用塑料薄膜包着的文件夹里。说到收集书信,来探望老朋友的林香宝老人说:“这里面还有一封我写给他的回信,那是文革刚结束,我在县劳动局当干事,得知朋友入党申请获批,十分激动,就写信告诉他这个喜讯。”
林香宝,今年已70高龄,是周而清的同事,几十年过去了,岁月更迭,唯有这些书信还记载着他们曾经的友谊。周而清拿出林香宝写给他的信,十分感慨:“记得林香宝给我写信的日期是1978年11月23日,当时,我在县水产公司工作,被派到浙江沈家门出差,收到了这一喜讯。”“那时候入党,可是一件大事。”林香宝接过话题说。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书信也见证了时代的变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问候语,一般都是某某同志,落款是此致、敬礼等;到了八十年代,问候语变成某某先生,落款则比较简单,就是某人于何地,某年某月某日;到了九十年代则变得轻松许多,问候甚至会加入‘亲爱的’这样的字眼,甚至加入英语单词,比如九十年代与远在日本求学的大儿子通信,他就会用一些时髦的英语单词夹在信的内容里。”周而清说。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所有书信中,最珍贵的当属家书。周而清拿出一本文件夹,翻出一封用日文和韩文写的信。他说,这是大儿子去日本留学,与老师和同学的通信,他也收藏起来了。“1993年,儿子周纯去日本半工半读,因为远在异乡,孩子出国之前,我就告诉他,这一去是好几年,我们最多只能靠家书报平安,传递信息,这些信件你一定要收藏起来,将来也可成为东渡日本的纪念。”
周而清说:“周纯在日本一共待了6年,这期间一共互通50封信,现在也全部整理成册装订起来了。这些信件,当时可是孩子的精神食粮。周纯在日本的第三年,开始去找工作,跑了二十几个单位都不要他。为此,孩子情绪十分低落,信中明显带着一个人在异乡的落寞。为了安慰儿子,周而清抄写了一些激励人的格言,并在信中鼓励儿子,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要自暴自弃。”说到与孩子通信最有纪念意义的事情,那就是2005年,全国抢救民间家书组委会向全国征集家书收藏,周而清把与儿子在日本往来的33封信寄给组委会,这33封承载着两地书、父子情的家书被收藏在抢救民间家书档案馆,并得到了组委会颁发的证书。当年的壮年汉子,转眼就成了年过花甲的老人,周而清说,希望这些家书的精神内涵能够被子孙后代传承。现在的他,平常除了看报读书外,只要有空都会把这些信件拿出来阅读,在字里行间回味往事。平潭人才网